“期末考試還可以開卷考啊”“第一次見到這么多有趣又充滿家鄉(xiāng)味兒的試題”……近日,門頭溝區(qū)舉辦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與以往考試形式不同,此次考試一改傳統(tǒng)紙筆閉卷作答的形式,以區(qū)域生態(tài)山水和歷史人文資源為素材,鼓勵學生走進綠水青山間開展跨學科實踐探究,完成“探究型”開卷考試。
精心編制區(qū)校兩級100余道探究型試題
“向世界講述門頭溝的紅色故事”“我的提案上‘政協’”“我給家鄉(xiāng)特產‘帶貨’”“混居狀態(tài)下的珍珠雞探秘”……打開豐富的“試題菜單”,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任選一道試題,在一周內完成自主合作探究,從中學習鞏固知識、提升綜合能力、錘煉核心素養(yǎng)。
(相關資料圖)
門頭溝區(qū)教委、教育研修學院組建以研修員為核心,骨干教師為主體的60余人命題小組,深挖區(qū)域綠水青山教育資源,緊貼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廣泛搜集命題素材,整合多學科知識,精心編制100余道開放性、靈活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兼具的高質量探究型試題,形成期末開卷考試“試題菜單”。試題涉及科學、人文、藝術、心理健康等領域,遵循“小切口、大縱深”的研究思路,突出跨學科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開展小課題研究,學生可居家自行查閱文獻資料,向老師、家長、專業(yè)研究者請教,也可與同學三五成群一起實地調研,走進綠水青山間親身實踐。
學生走向社會開展自主合作探究
大峪第二小學學生劉瀚陽選擇了“帶你探究柴雞下蛋的奧秘”題目。他在網絡上查閱資料,了解到柴雞在5個月左右開始產蛋,可持續(xù)產蛋18個月,雞蛋的保存時間會受到季節(jié)和溫度的影響。為了進一步探究,劉瀚陽讓媽媽帶他去妙峰山鎮(zhèn)丁家灘村的親戚家實地考察小小養(yǎng)殖場,收集相關數據進行驗證,并向養(yǎng)殖經驗豐富的長輩請教更多關于柴雞下蛋的奧秘。
三家店小學學生郭嘉良與同學徐茗睿、張可欣、陳宇軒一起開展實踐活動“家鄉(xiāng)文化鼓咚咚”,他們通過視頻的方式交流,共同查閱文獻資料,動手制作太平鼓,采訪京西太平鼓傳承人高洪偉老師,撰寫京西太平鼓校園推廣方案……郭嘉良說,“這次期末考試讓我對家鄉(xiāng)文化有了更深了解,在探究過程中也讓我感受到團隊的智慧和力量。”
京師實驗中學學生姜玥對“古村不古 煥發(fā)新顏——探究琉璃渠村的古貌新顏”這道題很感興趣,她和爸爸一起來到以燒制皇家琉璃而聞名的琉璃渠村了解村莊古貌,實地探尋九龍壁、九獅壁、琉璃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回家后參照任務清單把考察經歷梳理成一個個問題,并結合歷史、政治、語文、地理、美術等學科知識逐一闡釋。“我特別喜歡這次考試,題目很新鮮,內容也很有趣,讓我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打破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之間的“高墻”
家長袁女士說:“最初得知學校要組織開卷考試時,我有些疑慮,擔心考試內容與孩子日常學習關系不大。但是在陪伴孩子探究的過程中,看到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更強了,我認為這是一次成功探索,很有意義。”
“開放型考試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道德品質、健全人格等綜合素養(yǎng),又提升了動手實踐、相互合作、開拓創(chuàng)新等綜合能力,此次考試將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最難忘的記憶。”京師實驗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師、班主任陳穎表示。
門頭溝區(qū)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期末開卷考試的新嘗試,旨在以考試評價為支點,引導教師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新方式。同時,依托門頭溝區(qū)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引導學生將在學校獲得的知識技能、研究方法、科學態(tài)度應用到生活中解決現實問題,進而打破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之間的“高墻”,促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