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辛追”印
網友制作的分析圖
2019年第41期《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這個名為“辛追”的女子,或應該叫“避”,文章一經刊發(fā)就引起社交平臺熱議。那么,到底孰對孰錯?為何古文字釋讀屢有爭議?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為您解析。
“辛追”二字的由來
這篇名為《馬王堆漢墓帛書,遲到的解讀和顛覆》的文章中寫道:“近日,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通過對更清晰的文物相片的研究發(fā)現(xiàn),馬王堆漢墓一號墓墓主的名字并非辛追。文字學家通過對出土印章上字形的分析考證,認為一號墓墓主應該叫‘避’,此前是因為發(fā)表的照片不清楚,被誤讀成了‘辛追’。”
大河報記者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在1972年至1973年湖南省博物館編寫發(fā)表的《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發(fā)掘簡報》和《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發(fā)掘詳報)》中,對于這枚印章上模糊不清的第三個字,用了“□”來代替:“方形,邊長2.7厘米,陰文篆書‘妾辛□’三字,字長體橫排,可能是死者的名章。”
而在198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馬王堆漢墓》中,也只是說這個字似為“追”:“還發(fā)現(xiàn)了一枚印章,刻有‘妾辛[追]’三字(后一字似為‘追’)。”
而在2011年,湖南省博物館參與馬王堆發(fā)掘的考古學家傅舉有編寫的《馬王堆漢墓不朽之謎》中,已很明確地稱其為“辛追”:“在一號墓的隨葬品中,發(fā)現(xiàn)了一枚邊長2.7厘米的正方形泥質印章,陰面長體橫排陰文篆書‘妾辛追’三字,這應是墓主的私章,她的名字叫辛追。”
叫“辛追”還是“避”網友提出看法
文章一刊發(fā),立刻在網上引發(fā)了熱議,截至目前微博話題#馬王堆墓主老太太名字搞錯了#,已累計閱讀1.5億,評論2.2萬條。網友紛紛發(fā)表看法,有的認為學術是嚴肅謹慎的,該叫什么就要叫什么;有的則認為叫了這么多年的“辛追”,如果改口實在不習慣。還有部分網友,則運用自身的知識積累,進行了分析。
網友“思明居士”發(fā)文稱,馬王堆出土的印章屬秦系文字,只要對比戰(zhàn)國中晚期至西漢初期的印章字體,就大致可以判定。他在文中稱,“辛追”二字與“避”在當時的字形上,僅有的區(qū)別就在于“辛”和“辶”之間的部分。在印章上的這一部分,可以很明顯看到是“三口一豎”,通過對比,“思明居士”發(fā)現(xiàn),“追”字在戰(zhàn)國秦漢時期,右半部分沒有出現(xiàn)過類似于馬王堆一號墓出土印章的形式,相反“避”字中間部分卻是以與出土印章相似的“三口一豎”的形式出現(xiàn)。
在鄭州市古璽印收藏者焦新帥提供的字源演變圖片中,大河報記者看到,“避”字在戰(zhàn)國《說文》和秦代《睡虎地秦簡》中的字形,確實如網友所說,與“三口一豎”十分相像。
還有網友從西漢早期印章的篆刻規(guī)律入手,分析認為,如果是“妾辛追”三個字,那么印章應將“妾”單獨刻在一邊,占據(jù)兩個字格,剩下兩字,自上而下,填滿另外一邊,而不是像馬王堆出土的這枚印章上的一樣,一字排開。“其實印章不應該以字數(shù)二字和三字區(qū)分,秦代還有四個字五個字的私印。”焦新帥說,而對于三個字的印章如何排列,是否如網友所說,焦新帥則表示“這個不固定。”
古文字釋讀為何屢有“爭議”
其實,對于古文字釋讀的爭議并不少見,“國之重器——后母戊方鼎”改名事件就是個例子。這個原本被大家叫了數(shù)十年的“司母戊”,隨著2011年國家博物館新館開業(yè),被改為“后母戊”而爭議不斷。
“從古文字的字形上來講,隸定(注:用隸書的筆法來書寫古文字的字形,稱之為隸古定。發(fā)展到現(xiàn)代人們又把用當代人的筆法書寫古文字字形稱作隸定。)是一個難點,就是這個字應該是我們現(xiàn)在的哪個字。有時隸定不出來,或者說隸定出來了,在我們的字書上又沒有這個字。第二個難點,就是隸定出了字,但把這個字放在它所在的語境、銘文、簡牘中,我們應該怎么樣去解讀它、解釋它。”從事出土文獻研究的鄭州大學考古系副教授田成方在談到古文字釋讀時說。
在田成方看來,古文字釋讀之所以有爭議,原因有很多:“像辛追和后母戊這兩個事例,其實是過去與現(xiàn)在在隸定和認識上的不同意見。”
田成方說,古文字釋讀是一個從舊到新不斷發(fā)展的過程,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和廣泛運用,古文字釋讀在最近幾年發(fā)展很快。“現(xiàn)在我們可以通過紅外線的拍攝,得到比之前清晰很多的古文字圖片,而且出土材料的海量增加也為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研究對象,很多材料都能夠與傳世文獻相結合,從而提高文字釋讀的精確度,過去我們沒認出來的字,認錯的字都可以及時糾正。這都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
“后母戊和辛追這兩個事例,在我看來其實是有本質區(qū)別的。”田成方告訴大河報記者,“司與后是同源字,它們的寫法在甲骨文里是一樣的,從字形上說,兩者隸定都可以,叫哪個完全是理解的問題;辛追和避,如何加以隸定,是對錯的問題。。”
有媒體致電湖南省博物館詢問此事。工作人員稱,“這只是個別專家學者的一家之言,業(yè)界并未認可,湖南省博物館也不認可,所以不會改名”。此外,工作人員表示,已經致函給相關學者處理此事,但暫不方便透露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