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需要10小時;13至20歲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時的睡眠;21至30歲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時的睡眠;31至70歲的人群,每天需要6-7小時;71歲以上為5至7小時。
但是,現在的調查發(fā)現,青少年的睡眠不足在逐年上升,也意味著青少年的睡眠負債是年年加碼。這個問題也許現在看不到嚴重后果,但數十年或幾代人后,后果可能就會體現,不只是人的反應、身高、體重、速度、力量等生理機能降低,而且智商可能會逐步下降。原因就在于,睡眠是一種從出生起就開始并需要充分滿足的基本生理需求。
睡眠是內在需要,也是內在產生的,不需要攝入其他物質,只需要自我實現和滿足就能維持人的生存需要,尤其對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不僅是需要,而且是剛需。這種剛需其實不需要父母和學校用錢財來購置,如購買食物、衣服、消費品才能滿足,而是只需要給予他們一些時間就能滿足需求。因此,如果是因為經濟等問題一些家庭會對一些孩子在飲食、衣物和消費品上有難以滿足的地方,但是在睡眠這個內需上,父母和學校是無需過多吝嗇的,欠什么也不能和不必欠孩子的覺。
當然,這個問題的認知的深入還在于睡眠對人的重大作用和意義。盡管目前人們對睡眠的機理認識并不充分和全面,但是新近的研究已經彌補了這方面的認知。研究人員通過對小鼠的試驗得出一個結論,睡眠是人們清除大腦產生的垃圾和有害物質的重要機會和過程。如果睡眠充分,有助于排除大腦中的廢物,從而有利于大腦的發(fā)育和正常功能的運轉,因而記憶和認知功能會維持正常和提高,提高學習成績和工作業(yè)績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青少年大腦發(fā)育還不完全成熟,因此消耗的能量也比成年人要多。既然大腦消耗的能量多,代謝和排出的廢物也多。要有效排除廢物就必須進行有效睡眠,這也可能是兒童和青少年需要睡眠時間更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欠孩子的睡眠時間當然需要切實可行的措施。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發(fā)展改革委、公安部等9部門就聯(lián)合出臺《中小學生減負措施》,一共30條。盡管30條難以條條保證做到,但至少有一些是父母和學校都可以執(zhí)行和落實的,如家庭要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于10個小時,初中生不少于9個小時,高中階段學生不少于8個小時。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今天不只是要減輕孩子的負擔才有可能讓孩子們多睡一會兒覺,而且還要明確減少和過濾信息技術和娛樂占用孩子們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因此,教育部的“減負令”明確提出學生不得將手機帶入課堂。這個要求能否實現,主要在于家長和學校。為了孩子未來有一個健壯的身體和較高的智商,讓孩子睡足覺是零成本的投入。每個家庭和每個學校都可能做到。(張?zhí)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