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波高峰如約而至。
有一個說法是,如果你身邊沒有陽,那就要好好拓展下自己的圈子了。
(資料圖)
當然,大多都是段子,多少是有點夸張的。
為了幫大家樹立信心,一些地方已經很懂事地不再公布不好的結果。
這種行為要放在前一個月,可能大家想都不敢想,但現在,也互相默契了。
彼此放過吧。
有人說,陽了怎么辦?
張文宏的建議是,實在熬不住了再去醫(yī)院,他給的數據是99.5%不用去。
李蘭娟的說法是,無癥狀感染不是疾病,無癥狀感染者不是病人。
感冒發(fā)燒嗓子疼可能多少都有的,但請不要恐慌,不要有一點不舒服就去醫(yī)院。
因為很有可能接下來的情況是,醫(yī)院里人滿為患,不是很嚴重,就別去交叉感染了吧。
聽媽媽的話,多喝熱水,少吃藥。
02
有時候,病毒的毒性就是和我們的信心成反比的。
你強它就弱,你若它就強。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么病毒變弱了。
科學的解釋是變種了,變得傳播力強,致病率弱了。
科學的事兒很難理解,畢竟我們時而講科學,時而不講科學。
我有一個非常不科學的理解是,病毒是被嚇弱的。
它在這人間游蕩了三年,目睹了種種因它而產生的次生災害,如層層加碼,強行上鎖,不說人話,不干人事等等。
它看怕了,看到這人類比病毒還會折騰,于是心生恐懼,自降毒性,繳械投降。
古人說,以毒攻毒,你不要慌,你要表現出比他還毒的樣子:
怎么了,我就不吃連花清瘟,我就每天堅持健身1小時,我就早睡早起,我就靠白開水治病,你怕不怕?
說不定病毒就被你嚇跑了。
當然,這個玩笑也是有科學道理的,中國的諺語說:笑一笑十年少,治病必先治神。
西方的諺語說:Happy to live, angry to get sick,(樂觀長壽,憂愁多病)。
老祖宗的經驗,管用。
03
時間檢驗出了科學家,也檢驗出了墻頭草。
建議以后給“專家、學者、老胡建議”加個保質期吧,這樣以后把人肚子吃壞了,也有個免責護身。
昨天還奉為圭臬的東西,今天就成了不符合當前要求。
昨天還7、8倍的東西,今天就變成了多休息,多飲水。
這兩天看了一些網友編輯的合訂本,本上有很多人,也有很多事。
有些人依然每天都在幫助解釋,幫助圓場。
可就是不反思,不追責。
雖然他們掙得了不少流量,但我其實并不眼紅,因為這也是一種辛苦。
你知道看了他在公眾面前的神采飛揚,指點江山。
卻看不到他們背后洗刷良心,蹂躪信仰,丟掉原則的那種辛苦付出。
都一把年紀的人了,也不簡單,也不容易啊。
04
羅翔老師說,我們要承認世界荒誕,但絕不與之握手言和。
但現實中更多的人是和荒誕把酒言歡。
這幾天,依然有不少人在我后臺喃喃自語:你就等看著吧!過一段時間你就會后悔!
寫了那么多年文章,我自知很少有被打臉的時候。
如果你翻看我一兩年前文章,甚至可能還會覺得我有點預言的本事。
那過段時間,我會不會后悔呢?
肯定會。
后悔寫的還不夠早,寫的還不夠多,寫的還不夠辣,寫的還太過委婉。
都說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讓人講話,天塌不下來。
我國盛產名人名言,可為什么那么多人容易遺忘呢?
因為,這些話從來都沒有成為主流。
現實的主流是,一群拿著雞毛當令箭的二溜子,站在高地肆意輸出,底下的人頂禮膜拜。
但是,這個社會的進步,從來都是從那些默默無聞的人開始的。
他們承受著各色各樣的壓力,排擠,甚至犧牲。
但依舊堅持追問,堅守常識,為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撐出一點空間呼吸。
當然,這部分人是不怎么受大眾喜歡的,甚至他們還會覺得這人太掃興了。
郁達夫紀念魯迅的時說: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愛惜英雄的民族是無可救藥的。”
這三年來,我們對英雄的標準越來越低了。
低到了老胡只是換了一個姿勢,就被夸成了良心。低到了有人罵兩句資本家,就可以在國外買兩套房的程度。
而真正英雄呢?那個叫李文亮的英雄,已經不會說話了。
繼續(xù)睡吧,今天如果吵到了你,是我的錯。
-完-
激情點贊、深情關注
關鍵詞: 基因改造病毒 馴養(yǎng)動物 世界艾滋
推薦閱讀